《掰掰戀愛腦》
中國每年有十五萬七千名婦女自殺,其中六○%是因為家庭暴力!
國外有雜誌曾報導,
全球三五%的婦女和女童遭受過身體或某種形式的家庭暴力。
據中國全國婦聯統計,中國兩億七千萬個家庭中,
有三○%的已婚婦女曾遭受過家暴,
平均每七‧四秒就會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毆打。
家暴致死,占婦女他殺原因的四○%以上。
中國每年有十五萬七千名婦女自殺,其中六○%是因為家庭暴力。
不得不說,這是一系列讓人觸目驚心的資料。
前來向我諮詢的妹妹們也有不少遭遇家暴的女孩,
她們中有的人在猶豫要不要離開那個經常對她施暴的男人,
有的人在困惑該怎樣做才能讓他不打自己,
還有的則是想要離開,
卻因為害怕受到更大的傷害而不敢行動,度日如年。
曼曼屬於第三類,因為男友的恐嚇,她不敢分手。
曼曼跟男友在一起三年,最開始兩個人是由朋友介紹認識的,
曼曼和男友性子都有些急躁,經常為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。
最初,兩人吵完,消消氣也就好了,
直到有一次因為曼曼沒聽男友的建議搞砸了一件事,
男友氣急敗壞地打了她一頓,她才猛然發現兩人性格真的不合適,
萌生了分手的念頭。
但後來男友真摯誠懇地道了歉,曼曼心一軟,
給他立了「動口不動手」的規矩後,兩人和好了。
但這並沒有換來男友的徹底反省,他反而變本加厲了。
尤其是在喝酒後,男友那種殺紅眼的架勢實在讓她覺得恐怖。
終於,曼曼在又一次被打後,有氣無力地提出了分手,
男友毫無懼色,憤怒地揚言,她要敢跑,天涯海角都會把她找回來,
找不到就拿家人開刀。
曼曼徹底被嚇住,自此就一直生活在家暴的恐懼之中,身心俱疲。
我勸她說:「你為什麼不去尋求法律的幫助呢?」
她說:「那些幫助都是表面上的,他肯定會暗地裡對我下手,
我玩不過他,為了家人,我認命了。」
曼曼的遭遇讓人同情,她除了離開這個暴力的人別無選擇,
但不幸的是,這個選擇還無法實現。
很多人會問,為什麼我不能去改變施暴的人?
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男人實施家庭暴力?這裡面都有哪些心理因素?
施暴者的「挫折─攻擊」模式
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家庭暴力行為可以定義為攻擊,
也就是以引起他人身體或心理痛苦為目的的故意行為。
在對攻擊行為進行研究的過程中,
美國心理學家羅森茨韋克(James E. Rosenzweig)
得出了挫折攻擊理論,
後來心理學家約翰‧朵拉德(John Dollard)等人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發展,
並形成了一種公認的觀點—挫折總會導致某種形式的攻擊行為。
這裡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礙人們實現目標的事物。
他們認為,當一個人遭受挫折時,
為了緩解內心的緊張,保持心理平衡,
必然要通過侵犯、攻擊行為來發洩內心的不滿。
曼曼男友的行為屬於典型的「挫折—攻擊」模式,
因為事態的發展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,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狀態,
除了通過對曼曼動手來洩憤之外,
他不知道怎麼去調整自己的情緒,於是就開始對曼曼施暴。
一九九四年,
美國心理學家在印第安那州和田納西州研究了六千多個美國家庭,
要求孩子父母填寫一份自我報告表,
內容是他們對自己孩子使用過哪些類型的體罰,
以及體罰孩子的頻率等。
這項研究持續了數十年,目的是研究家庭暴力的模式和結果。
而且,在這個研究中,重點關注了個體在青少年時期受到的體罰
與他們後來生活狀況的相關性,
並通過對這些孩子數十年的跟蹤調查得出結論。
研究的結論十分具有戲劇性。
大約五○%的研究對象曾在青少年時受過體罰,
而這部分孩子後來更可能經歷各種問題,
包括抑鬱、自殺、酗酒、虐待兒童和毆打伴侶等。
最後,研究者得出結論:
終止打屁股和其他各種體罰,對從根本上預防虐待兒童,
對配偶、抑鬱、自殺和酗酒問題具有重要意義。
這一結論有效地說明了,為什麼那些因暴力傷人被捕的犯人,
大多都來自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破碎家庭。
可以說,家庭暴力施暴者的行為
與他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圍有很大的關聯。
理性應對暴力攻擊
根據美國一項調查,
家暴受害者平均遭受過七次暴力後才會產生離婚的念頭。
而在中國,受害人平均遭受三十五次家暴後才會選擇報警。
她們之所以能如此隱忍,主要有以下原因:
為孩子著想、自己經濟不獨立、愛面子、
擔心被外人嘲笑、被施暴者恐嚇等。
另外,許多施暴者在事後會表現出深深的悔意,
也讓受害人天真地認為對方會為了自己而克制。
其實在與心愛的他墜入愛河時,
大部分女孩是無從察覺對方是否有暴力傾向或「挫折—攻擊型人格」的,
尤其是在交往初期對方經過刻意偽裝,你更是無法辨別。
那麼,當發現對方有家暴行為的時候,你到底該怎麼做呢?
我給大家幾點建議。
第一,緩解你的急躁。
一般情況下,經常進行家庭暴力的男人,通常有一個不怎麼美好的童年,
在一個缺乏關愛的家庭裡長大。
他的性格很鮮明,比如欺軟怕硬,或者吃軟不吃硬等。
面對這樣的人,你不要去硬碰硬,
既然選擇跟他在一起,就用溫和的方式去達成有效溝通。
否則,吵起架來,你在他面前真的毫無優勢。
如果耐心溝通依然激不起對方任何的心靈波瀾,
你就要考慮從這段錯誤的感情中抽身,以免受到更大的傷害。
第二,不要忽視第一次。
在對方有第一次家暴行為發生時,一定要把事情「鬧」得很大,
要將這件事定義為你們之間的「刑事案件」,
他需要為自己的衝動和不尊重付出代價。
不管誰錯在先,但動手實在是觸碰了你的底線和原則,
你要做的是讓這件事持續發酵,讓他進行深刻的反省。
你們之間可以真真切切地痛幾天,
最好能讓他在下一次動手之前因為顧忌你的感受而克制自己。
弱肉強食是動物界永恆不變的生存法則,
在親密關係的相處中同樣適用,
你越軟弱,他只會越猖狂,進而絲毫不將你放在眼中。
第三,讓自己更強大。
很多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在生活中都有些逆來順受,
她們很少有人能做到獨立自強。
性格的軟弱、思維的禁錮、人格的迷失,
讓她們一邊抽噎一邊獨自舔傷,而那些男人早已將她們吃定,
知道這個女人無論怎麼飛也飛不出自己的掌心,因而變本加厲地傷害她。
有一個全職的妹妹就是如此,丈夫心情不好就對她一頓毒打,
我不止一次勸她:
「重新來過,一點點建立自信,找回自我,儘早考慮從這段婚姻中抽身。」
但她只是一次次充滿絕望地對我說,十年的婚姻生活已經把她熬乾了,
她改變不了自己,改變不了丈夫……
第四,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。
在遭受家暴後,你可以對施暴現場及自己身體受傷的部位進行拍照和錄影,
並及時去醫院治療,保留就診紀錄,如有必要,可以進行傷害鑑定。
之後,你可以向社會機構等組織尋求協助。
如果情節特別嚴重,你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尋求法律幫助,
或到警察局報案,請求員警制止暴力並申請傷情鑑定。
如果你已婚,在溝通無效後,可以依法向法院訴請離婚,
並提交家暴的相關證據以爭取子女的撫養權,
並爭取多分得夫妻共同財產。
上述建議,其實匯成一句,
就是只有當你有能力改變對方的家暴行為,
且對方願意為你改變,你們的關係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;
而當你改變不了時,一定要果斷抽身,越早越好。
最後說一句題外話,在此特別提醒一下那些已為人父母的朋友們,
注意自己對孩子的懲罰方式。
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調皮而動手打孩子,
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雖然看似能讓孩子因為畏懼而克制調皮搗蛋,
但其實是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。
畢竟愛玩愛鬧是孩子的天性,
不一定非要用棍棒教育的方式讓孩子「改邪歸正」。
如果你是經常打孩子的父母,
那麼你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有暴力傾向的可能性極大。
人們總說,孩子就像是父母的鏡子,
孩子的問題與父母的行為密不可分,
所以父母們大可嘗試不懲罰不嬌縱地去教育孩子,讓他的心智更健康。
24H諮詢 面試電話:0985-132-779 ( 酒店經紀-阿力 )
LINE ID: a0985132779 微信ID: a0985132779
您可以打電話給我,我會回撥給您,節省您的電話費>W<
如果阿力沒接電話,請加LINE或微信,我會立刻跟您聯絡喔!
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(忠孝敦化捷運站4號出口)
Gmail:spicegirls5858@gmail.com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MS5209877
~~浪費時間是所有支出中最奢侈和最昂貴的~~
*懂得把握時間賺錢才是王道*
$$年輕只有一次,過程只是踏板,凡事結果論$$
酒店小姐&酒店公關領檯&酒店經紀&酒店上班
飯局小姐&酒店兼職兼差&鋼琴酒吧&酒店打工PT&日領現領
(圖片由網路上下載,如有侵權請告知阿力,阿力會立即下架)